|
金秋时节,黑河市孙吴县红旗乡华山村的5100亩鲜食毛豆种植基地里一派丰收盛景。翠绿的豆株间,饱满的豆荚缀满枝头,农户们穿梭其间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毛豆交织的芬芳。 鲜食毛豆作为红旗乡今年重点培育的特色农业产业,凭借规模化种植、科技赋能以及标准化加工,已然成为提升生产效率、叫响“红旗毛豆”品牌的强劲动力,更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“新引擎”。 收割豆荚(红旗乡人民政府供图) 清晨的红旗华山村毛豆种植基地便已是一片繁忙。两台现代化收割机械在齐腰高的豆田间来回穿梭,精准收割饱满的豆荚。负责人马家辉介绍,配合田间的水肥一体化系统,毛豆们“站得更高”,长势格外喜人。“亩产轻松突破600公斤,折合0.6吨,相比传统种植至少增产300%!”马家辉算起了经济账来如数家珍,“1亩地能摘600公斤毛豆,按1.2元一斤算,能卖1440元。刨去播种费、人工费和种子化肥钱,每亩纯收入有800元,比种普通庄稼划算多了。”与此同时,在绿色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,红旗乡坚决减少农药使用,转而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,有效控制病虫害,确保毛豆生态品质。 展开剩余43%鲜食毛豆(红旗乡人民政府供图) 从田间迈向车间,毛豆的“升级之旅”精彩继续。在红旗村专业种植合作社,2条加工生产线高速运转。毛豆经过三级清洗、精细分选后,按颗粒大小将被分为四个等级。负责人马家辉介绍:“我们的流水线设备每小时可处理3吨毛豆,经过严格分级后,依据豆粒饱满度、色泽等指标分为4个标准。其中特级豆粒大饱满、色泽翠绿,主要供应高端市场。其他等级的毛豆会通过蒸煮、速冻等深加工,让毛豆变身为即食零食产品。” 科技创新与规模化种植,红旗乡的鲜食毛豆形成了集育种、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,带动80余农户就业增收,产品更是远销国际市场。 这颗小小的青毛豆,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“金钥匙”,引领着红旗乡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(来源:红旗乡人民政府) 发布于:北京市 |
